第673章 这就赚了260亿港元?
,林浩然能够悄无声息地使自己持有的恒声银行股份达到28%左右,那么等汇沣银行完成股份转让,他便可直接对恒声银行启动强制收购剩余股份的程序了。
在决定收购恒声银行之后,林浩然便决定要将此银行进行私有化了。
以他如今的财力,私有化恒声银行已无资金压力,维持上市公司身份反而需承担额外的合规成本。
毕竟,上市公司需要公开财务数据并受股东决策制约,私有化后更能灵活实施长期战略。
况且,他旗下的银行,大部分业务依托于自身企业的金融往来,仅这部分业务就足以让银行赚得钵满盆盈。
未来他会有将银行上市的打算,但绝对不是恒声银行,而是拿东亚银行或者道亨银行来。
等成功收购恒声银行后,他旗下便集齐了东亚银行、道亨银行以及恒声银行这三大银行,香江金融霸主之位愈发稳若泰山、不可撼动。
虽说渣打银行也即将完成对汇沣银行的收购,可就如今的情况来看,即便渣打银行与汇沣银行顺利合并,其市场份额与林浩然旗下银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比,犹如小巫见大巫,差距悬殊至极。
在短时间内,渣打银行想要在市场份额上实现对林浩然旗下银行的反超,无疑是天方夜谭,根本毫无可能。
林浩然看着这份数据,目光停留在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上面。
“持有和记黄埔集团18.71%的股份。”
“持有长江实业集团16.25%的股份。”
读着这些数据,他不由自主地勾起了嘴角,一抹微笑悄然浮现。
要知道,那位在前世声名赫赫、被尊称为“李超人”的商业传奇人物,在这个世界中,不仅屡屡被林浩然抢先截获诸多机缘,如今,恐怕他做梦也想不到,林浩然竟已悄然成为他旗下这两大控股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了吧?
虽然同是香江商界巨头,但林浩然在这三年时间里,与李加诚平日里接触甚少,彼此间几乎没什么深入了解。
因而,在商业合作方面,双方也鲜有交集,少有携手共进之举。
当初对靑洲英坭进行私有化那件事,李加诚选择让步,并不是林浩然欠了他什么人情,不过是李加诚看在包裕刚的面子上,才做了这个顺水人情罢了。
然而,后来局势陡变。
林浩然成功收购东亚银行,汇沣银行却对东亚银行展开主动打压,而李加诚竟毫不犹豫地强势全力支持汇沣银行。
自那之后,两人实际上已经连普通商业上的朋友都算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