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首页

第99章 放不下

先生来京了,便想来与先生一叙,不打扰吧?”

“不打扰。”李青笑笑,“进屋说吧。”

简单清理出一张桌子,两张椅子,两人相对而坐。

“我也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收拾,杨……哦,现在该称呼杨大学士了。”李青呵呵笑道,“招待不周。”

“哪里哪里。”杨一清忙客气一番,他虽是进士出身,走的却是武官一道,刚入阁没几年的他,并未戒掉兵痞的性子,自然不在意这些。

“先生这次回来,当是为国效忠的吧?”

“呃…,就回来看看,我这人不适合走仕途。”见杨一清欲劝,李青忙岔开话题,问道,“募兵制的推行效果如何?”

杨一清暂且压下劝李青留朝的心思,道:

“挺好的,募兵制的推行,加上军籍改良,极大程度上振奋了士气,士卒们也有了更多时间操练,战力方面显著提高,就是……还经历过实战,还无法判断真实战力。”

李青缓缓点头,问:“杨大学士是武将出身,入阁后当也负责武备的相关事宜吧?”

“嗯,这方面的大小事宜、奏疏,一直都由我看着。”杨一清说。

“关外局势如何?”

“不太乐观。”杨一清叹道,“这么多年来,鞑子不敢轻易进犯大明,说起来是好事,却也促使他们走上了统一之路。小到一家,大到一国,都要寻求生存发展,不能向外,便要向内,不久的将来必有一战!”

李青沉吟了下,道:“这未必是坏事。”

顿了顿,“你觉得这一天还有多久?”

“这我可说不好,不过……以我的判断,很快了。”杨一清想了想,给出个时限,“大概五年吧。”

“五年……”李青蹙眉。

这个时限让他很尴尬。

若是十年,他还能抽空去趟海外,可五年……说好了久住,至少也得住个两三年吧,到时候再出海怕是赶不上了。

当然,李青并非在怀疑明军战力,他只是不放心皇帝。

昔年朱祁镇拉了坨大的,到现在李青都还犯着恶心,他可不想重蹈覆辙。

尤其是朱厚照的脾气,跟他爹可是两个极端,战事一起,保不齐要亲自操刀。

怎奈,五年着实有些久了。

李青思索片刻,问道:“五年之外,还是五年之内?”

“这谁敢保证?”杨一清苦笑道,“世事变化无常,这么大的事更是难以给出精确判断……”

说着,杨一清又绕回了前来的目的,认真道:“以先生的才具入阁绰绰有余,皇上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