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时光飞逝,匆匆十年
有了这次刘光天带来的惊喜。
李青河再次恢复了每天在轧钢厂打卡,然后偶尔去港岛玩玩的生活状态。
有钱在哪里过得都不差。
更何况李青河随时能带来各种各样资本主义世界的物资。
家里的可乐、巧克力这些在四九城只能在友谊商店才能买到的好东西,老李家可以敞开来吃!
李家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尤其是对于吃这一块,更是从小就训练回答的话术。
吃的肉包子,要说馒头。
吃的馒头,要说窝头……
说漏嘴了?管你啥原因,先啃三天窝头再说!
所以吃了好东西,也没有人闲着没事的去炫耀。
老李家关起门来岁月静好,院里的邻居们,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首先是从67年开始,街道办就加强了宣传知识青年下乡的政策。
接受‘再教育’么,光荣!
而且现在自主选择下乡还有个好处,就连京郊的农村都有名额。
想去就去,先到先得!
宣传的挺好,可惜了,大聪明们能听你们忽悠?
倒是有少许外地城市的孩子,选择了来京郊的农村‘下放’的!
这些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而对于四九城本地的年轻人来说……
周边的农村就不是农村了?
下乡?
狗都不……
下!下的就是乡,去的就是偏远地区,干的就是新农村建设的活……
67年那些不愿意响应号召的青年们,在68年被政策集体教育了一回!
规定了,每个家庭都只能留一个没有工作的孩子在身边。
其他的初中及以上的毕业生,必须全部下乡。
责任分配到街道办,到居委会……
这个时候,那些去年昂着头不肯走的少男少女们真的是肠子都悔青了!
其中刘光福就是去年死赖着不愿意走的人。
这下好了,直接给安排到赣省去了……
不得不说挺好的,虽然那边的稻谷一年两熟,全年无休……
至少他们不缺粮食不缺水啊!
总比去西北的那一批人条件要好一点!
说到西北,李青河上辈子也去西北干过工程,甘肃的平凉都不缺水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在缺水用……
没关系,这辈子周围的年轻人,总会有人刮开这个奖项,等他们回来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再搞清楚这个问题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