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7章 老妈妈熬的梨膏
杜红英一行人去了胡校长家,看到胡老太正在削梨儿。
“我娘每年都要熬梨膏,然后给我那些亲戚朋友每家送上几瓶。”
七十岁的老太太见有人问她怎么熬梨儿,立即就把经验全盘托出了。
“我这个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胡老太道:“其实,我们村里人很多人都会熬梨膏,村子里小孩子有个咳嗽什么的都是舀两勺梨膏吃了就好了,所以每年大家都会熬,只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搞了。”
二十斤梨子熬一斤梨膏,想想都很麻烦,也很花时间,年轻人早就没有了耐心。
当然,也不相信咳嗽喝两勺梨膏就能好,他们更相信打一针或者吃几片药片就能解决问题。
“梨儿熟了没有熬梨膏,亲戚朋友还会问我娘:今年还没熬膏吗?”胡校长无奈的摇摇头:“结果这倒成了我娘的任务了,每年都熬,一锅一锅的熬……”
“她守着这些玩意儿得熬上一周时间,七大姑八大姨每年都准时的送上……”胡校长心疼老妈的辛苦:“我们就负责给她摘梨儿背回来给她做。”
“能做得动就多做点呗,做不动就算了。”
老太太倒是没有什么:“这是好东西,老祖宗传下来的,喉咙不舒服喝上几次就好了,比打针吃药可好多了。”
“娘,您别传得那么神奇,喉咙不舒服也分很多情况的,梨膏并不是万能的。”
胡校长真怕自家老太太误导了这些贵人。
“梨膏是梨儿做的,吃了也不会坏事儿。”
老太太坚持做,一是自己太闲,二是亲戚朋友们都喜欢,三,最重要的就是第三点吧:这东西是真的好,也觉得好东西自然是要大家分享。
杜红英看着老太太的设备很简单,大锅、土灶、菜刀、锅铲、水果罐头、玻璃瓶……突然间就想起了一句话: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
“我可以买两瓶吗?”
“买什么买,你要就送你几瓶。”老太太相当的大方。
“那不行您这么辛苦,肯定是要付钱的。”
“不用不用,辛苦啥,我们这儿的梨儿不值钱,我老了别的本事没有,就这熬膏的本事还在,你不嫌弃拿几瓶走都没问题。”
杜红英要付钱,老太太不收。
最后杜红英想起了小车后备箱好像还有一盒中老年高钙奶粉,就让方师傅跑一趟去取来,相当于是和老太太交换。
“哎呀,哪能要您的东西,这么贵重。”
“胡大婶,我这个真没有您做的贵重。”
亲眼目睹了整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