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求月票)
等武锋返回港岛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九一年。
他回港,一边是过年需要,另一边则是要听取手下公司高层汇报,同时处理一些其它事务。
本来,武锋是想回一趟家乡的,毕竟和老妈好几年没见面了,多少还是要表示一下。
只是,当他将想法和三舅说过后,立即就被三舅拦下了,让他不要回去了,免得麻烦缠身。
要是想见母亲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县府那边走正规渠道,让老妈在鹏城这边短暂外派十天半个月就成。
要说自在,还是在老家那边更加自在!
打电话询问老妈的意见,她也是这么想的。
怎么说呢,老妈只是思想比较传统胆子小,又不是真的傻。
老家什么情况,她还能不清楚么?
武锋这个当事人不回去,老妈完全可以做到,旁人给的好处欣然笑纳,至于请托的事儿一概不理会。
真要闹腾起来,谁又能拿她一个县城劳动局,小小的股级干部怎么样?
事实上,有武锋作为靠山,别说县高官,就是地区高官都要给老妈几分面子。
在武锋前世,说起输出劳动力,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基本上县级媒体都不会轻易报道。
可在此时,有本事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输送大量劳动力,绝对是一件比较彰显能力的事儿。
而且,对拉动好似一摊死水的县城以及乡村经济,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到了此时,武锋在内地的工厂集团,一共从老家县城这里,招募了超过三千五百工人。
这里头,还没有包括退伍军人!
如此一来,轻松惠及数千家庭,对整个县境来说,都是相当有利的事情。
单单就是数千收入稳定,而且在县城绝对属于高收入人群的家伙,寄回来的钱对于县境经济的刺激,就绝对不小。
而县府按照合同,也能抽取这批打工人的半数工资,哦眼下已经下降到三成,每年也能收取数百万额外收益,在眼下绝对是一笔巨款。
当然,随着出去打工的人多了,许多人根本就不通过县府的渠道,自然也不会给县府分润自己的工资。
很显然,老家县府也明白大趋势,所以每年从对外务工人员手里收取的工资分成,逐渐在减少。
老家当地人,还是更加信任县府。
而且工厂集团的待遇极好,其实就跟在国企差不多,老家那边的人很喜欢这样的调调。
就是普通工人,只要愿意努力一月收入四百出头并不困难。加上各种福利,换算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