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得计应变至厚主
来,李密当然也能察觉得出。
是以,李密不予置评。
也是以,房彦藻多看了徐世绩几眼后,总算在李密的一再追问下,开始正式回答李密的问题,而回答的内容中,对徐世绩的此策,却只是一言代过。
他眼藏精光,说道:“明公容禀。李善道先取河东,复败宇文,军政改制,气象一新。此子诚如祖公所指,已然不可小觑矣。杜、柳二公速取洛阳之策,自是正理;祖公稳固后方之议,亦老成谋国之言。徐大将军所献之策,也堪称釜底抽薪之妙计。然却……”
话锋一转,他语速放缓,颇显深谋远虑,“臣所虑者,乃时间。”
“时间?”李密问道。
房彦藻说道:“明公,洛阳眼下的确是攻拔在即,但是明公,洛阳这不是第一次‘攻拔在即’了!王世充虽无用兵长才,此人屡败屡战,却甚有韧性。如果,洛阳这次仍如之前,眼看着即可攻拔,却又陷入僵局,迁延日月,何以是好?我军至时,士气势必沮丧。
“而李善道此子,既已不可小觑,则他就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待其平息北乱,整合内部,消化战果,兵精粮足之时,臣敢断言,他必就会悍然南下,或从河内,或从河内、东郡两路,袭我侧背。届时,我军主力尽在洛阳坚城之下,腹背受敌,岂非危如累卵?”
最后四个字,如同重锤敲在众人心头。
堂内刚被杜、柳二人激起的战意,登时冷却了几分,潮凉的秋意侵袭,满堂悚然。
李密叩击案几的指节停了下来,身体微微前倾:“知我者,卿也!”从议事开始,到房彦藻发表意见之前,他大多,都只是在静听诸臣的意见,并未轻易表态,而在此时,他表态了,顾视诸臣,说道,“诸公!今日之势,非比寻常。孝朗所忧,正我所虑!”
和王世充打了快一年的仗了,李密即便之前不怎了解他,现在也很了解他了。房彦藻对王世充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军略方面,王世充不是李密的对手,可此人却极有韧性。虽然两人是敌人,虽然也正是因为王世充,洛阳才打了这么久还没打下,可李密在心底里,也不得不承认,王世充确有他常人莫及的一面,即在逆境中的坚持,足堪称得上百折不挠!
说实话,对王世充的这股韧劲,李密现是相当忌惮。故又如房彦藻所说,洛阳这次看着像是真能打下了,可到底能不能真的一战而克?想到王世充的以往表现,李密实也不敢轻下断言。
李密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臣,看过众臣反应,重落房彦藻身上,说道:“孝朗,你既与我虑同,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