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勒索
根本没给她说话的机会。
她清脆的声音带着一种掌控全场的自信,清晰地盖过了主持人的话音:“你所谓的调查真的做得非常马虎,或者说,根本就是道听途说。我完成的上百次任务记录里,只有四十次是组队进行的。在这四十次中,与我合作次数最多的那位队友,也只和我一起执行过十场任务。”
“我单日完成任务的最高记录是五次。请问,什么样的队友能扛得住这种强度?能在同一天内,跟着我连续进入两次污染区域,就已经是极限了。他们压根就跟不上我的节奏,我何来猎人团队,又何来的队友压榨?”
言下之意,清晰得近乎残酷,不是她需要队友,而是队友跟不上她。
这份实力带来的,是舍我其谁的自负。
她根本不需要,也没有人能长期“垫”在她脚下。
无论是现场的媒体人,还是屏幕前的亿万观众,心情都变得无比复杂。
震惊、质疑、难以置信……
但最终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苏宁珑展现出非人的任务强度和效率,为她的二星猎人身份提供了最硬核的背书。
仅凭“单日五次进入污染区”这一项记录,她的实力便已毋庸置疑,实至名归。
她看向年轻记者的眼神如同在看一个无理取闹的小丑,“你的采访不仅毫无专业性可言,逻辑混乱,而且跟你聊天真的很影响心情。基于以上,之后你的任何提问,我都不会再回答。你,不值得我浪费时间。”
毫不掩饰的嫌弃,等同当众宣判了对方提问资格的死刑。
年轻记者脸上血色尽褪,难堪至极。
“确实。”坚定“苏党”的沈昭明补刀,展露毒舌属性:“问题毫无事实依据,全是主观臆测和恶意引导,听着就像某些只想博眼球、炒话题的劣质营销号。”
轻飘飘一句讽刺,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年轻记者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僵在原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导演火冒三丈。
他脸色铁青,在镜头外凶狠地朝她连连招手,示意她立刻离开采访区。
氛围根本还没烘托到可以聊那些敏感话题的阶段。
更关键的是,她提问的方式简直就是在砸场子,哪有一点专业采访该有的样子?纯粹是在制造冲突,破坏访谈节奏!
在导演无声驱赶下,年轻记者只能顶着满脸的难堪和委屈,悻悻地离开了镜头范围。
这一走,直播间的弹幕里倒是零星飘过几句同情的话语,觉得苏宁珑的反击过于尖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