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首页

第359章 千帆出海

所精进。

一杆小小的节杖,重量不轻,是金丝楠木的树心制作的杆子,上面坠下来的是牦牛尾制作的穗子。

穗子上是镀金的铜牌,上书“中国天子御赐”六个大字。

“圣旨到!”

孙公公没来,赵清虎扫了一眼已经准备好的太子等人,这才扬声开口。

声音落地,“哗啦啦”便是铁甲碰撞之声,以太子殿下为首,后面跟着一众武将,全都半跪在地。

身有兵甲,可半礼接旨,这是大渊皇朝的规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长子,国之储君,当执天子旌节,代朕巡牧四海,节制诸邦,扬我国威,促我商贸!恪尽职守,不辱使命。钦此!”

“儿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清虎上前,把太子扶了起来,将圣旨交到了他手上。

与此同时,御林军也把金印、节杖、玉章送了上来。

太子一挥手,几个东宫属官上前,把这些代表四海总督身份的印玺、节杖收了起来。

除此之外,赵清虎还带来了不少宫中赏赐,都是一些珍贵物品,是给太子的。

好不容易,皇帝交代的事情办完了,赵清虎这才松了口气。

“赵叔,要不要上船上看看?”太子凑了过来。

赵清虎看了一眼,龙骨帆船,看上去很不错。

“走,去看看。”

一家老小登上了楼船,三郎、四郎,早就一左一右围在了赵清虎身边。

“爹,让他们杨帆,咱们出海看看?”三郎摩拳擦掌,很是兴奋。

赵清虎看了一眼自己带来的人,两天后,就是钦天监计算的,出海远洋的良辰吉日,还有时间。

“航行一段距离吧。”

风帆鼓动,船锚收了起来,收回缆绳后,帆船便动了起来。

几个小家伙,兴奋得很,一点晕船的迹象都没有。

赵清虎则是在三郎的带领下,参观了一番,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帆船。

很大,内部也很宽敞,除了坚硬的实木之外,有些地方,加了铁皮,甚至赵清虎还看到了钢筋跟铁钉。

“京城都送了些什么过来?”

晚宴上,赵清虎找太子殿下对账。

这一次,虽然文官系统没有掺和进来,而且,上到门下省,下到六部,似乎都不太看好远洋。

对于赵清虎提出的,海外开疆拓土,他们没什么兴趣。

四夷蛮荒之地,这些读书人的确瞧不上。

都是化外之地,开发价值不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